為堅定革命信念,加強黨性修養,進一步激發共產黨員在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黨委在建黨九十二周年到來之際,于2013年6月26日至29日,組織優秀黨員,新入黨黨員以及公司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前往英雄的城市——南昌“八一”起義地和革命搖籃廬山,實地追尋革命足跡,學習革命精神。橋宇黨支部13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27日上午,全體與會黨員參觀了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和“八一廣場”。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馬池“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內,舊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來到紀念館門口,1957年由陳毅元帥手書定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九個貼金大字,熠熠生輝。巍然矗立于紀念館院中的“一代英豪”群雕,塑造了八一起義5位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光輝形象。1997年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筆為該館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展館陳列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照片、圖表、繪畫和文物,參觀完后,黨員干部均表示深受教育和鼓舞,隨后,黨員們進入紀念館內參觀,徜徉在血與火的歷史長廊中,在每一幅畫面前大家都認真觀看,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所屬五座革命舊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過本次主題教育活動,黨員們不僅緬懷了革命先烈,而且還感受到了革命先輩身上體現出來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的八一精神。黨員們紛紛表示,要在八一南昌起義的光輝旗幟的指引和激勵下,勇于進取,開拓創新,以實際行動創先爭優,為黨旗爭輝添彩。
27日下午,路橋技術黨委組織舉行新黨員宣誓儀式、黨課教育及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表彰大會等活動。會上新黨員們在面對著黨旗,激情澎湃地重溫了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的義務,執行黨的決定……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嘹亮的聲音、澎湃的激情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黨員。之后,全體黨員聆聽了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毅謙同志為我們上的黨課,李書記博古通今,侃侃而談,從革命的歷史到今日的成就,從黨性修養到個人成長,從公司現狀到展望未來,使全體黨員干部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的收獲轉化為指導工作的動力,學習和發揚偉大的革命精神和奉獻精神,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為繁榮我國的交通事業而努力奮斗。隨后對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進行了表彰,橋宇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4名黨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橋宇公司總經理張銳同志代表橋宇支部做了交流發言。
28-29日我們全體與會黨員登上了廬山。廬山是一座舉世聞名,享譽海內外的政治名山。解放前,廬山是“國民政府”的“夏都”。蔣介石等國民黨大批政要長期在山上舉行重大的政治、軍事和外交活動。1937年,周恩來曾率中共代表團兩次在這里與蔣介石談判,促使蔣介石發表了抗日談話,宣布抗戰;兩次談判也為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多次上山,召開重要會議,留下許多撼人軼事。踏上廬山,才真切地感受到,眼前的一草一木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眾多重大事件的發生。這里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偉大實踐的重要歷史遺跡;在這里,國共兩黨在廬山兩度就國共合作抗日問題進行了談判,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特別是在廬山會議舊址,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 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大家參觀了許多當年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觀看了歷史題材的紀錄片,了解當年我黨所做出的一系列關系國家興衰的重要決策。 通過參觀先烈們開會舊址、生活用品和大量珍貴的照片,再現了當年偉人們為革命浴血奮戰的歷史畫卷。撫今追昔,使參加學習教育的全體黨員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洗禮。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我們追溯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同時也感受到肩負著沉重的歷史使命。
此次活動主題為“探尋先烈足跡 重溫黨的歷史”,通過此次紅色之旅,旨在通過參觀革命舊址、觀看實物及圖文展出,重溫了國共合作、抗日戰爭的生動歷史,讓廣大黨員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革命期間艱苦卓絕的歷史,以及共產黨員為了民族獨立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從而進一步堅定黨員干部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信仰,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將青春和激情奉獻給黨領導下的交通事業。勇敢的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踐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入黨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