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十月二十八日電 (徐金波 付麗)“截至二00八年底,中國共有各類大小橋梁三十余萬座,其中近半數正‘帶病’運行,這種狀況著實讓人擔憂”,中鐵大橋局橋梁科學研究院董事長陳開利二十八日表示,該院作為中國唯一的專業橋梁研究機構,近十年來業務量大增,累計為“病橋”開出七百萬字的保養“處方”。
陳開利介紹說,當前中國路橋建設正進入跨越式發展時期,投資額每年以兩到三成的規模遞增。然而由于車輛大幅度超載現象普遍,再加上政府部門“重建輕修”,使得道路上橫亙著不計其數的“病橋”、“危橋”,垮塌事故頻繁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國家交通部門的統計顯示:截至二00八年底,中國共有各類大小橋梁三十多萬座,其中近半數正在“帶病”運行。
他說,目前中國橋梁檢測仍是一片空白,許多橋梁的前期養護工作無人去做,往往需要檢測的時候,就已是“病入膏肓”。其實要保持橋梁的長期“健康狀態”,需要把更多的工作和精力放在前期的檢測與監控上,一旦診斷“有病”就需立即“對癥下藥”。
陳開利認為,與此同時,“橋梁醫生”和“橋梁醫院”的建設力度也需要加強,盡快緩解當前供不應求的現狀。目前,該院以五十年來對橋梁研究的經驗為依托,編輯出版了《橋梁工程檢測與加固》教材頗受歡迎。另外,還自主開發研制了“長期健康監測系統”,讓養護人員在辦公室中就可通過網絡實時在線監測大橋的運行狀況,一有“風吹草動”系統就會自動報警,使得橋梁能夠得到及時維護。
據介紹,這家中國唯一的“橋梁醫院”十年來分別對錢塘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武漢陽邏長江大橋、廣州珠江黃浦橋、汕頭海灣大橋等百余座橋梁“看病”,開出總計約七百萬字的養護“處方”。(完)